在三岁前大脑和身体的肌肉,神经系统的对于其未来产生的延续性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当孩子进入小学的时候,有个正确的握笔姿势很重要(这涉及到孩子未来做作业的速度和体力精力的消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练习的质量,而练习的质量又会和成绩相关,而成绩又会与孩子的自我认可度和班级里面的社会地位关联,而社会地位又会影响到孩子可能得到的额外的社会实践,比如当上班委,参加班级管理,与老师等成人更多的练习和沟通。。。。*注:这里只是说带有相关性,不是必然性,是个能够提高概率的小因素。)。但正确的握笔姿势需要孩子具备良好的感统(感觉统合能力,简单来说孩子能够把握好视觉和手指,手腕,手臂肌肉的配合动作),三指分离(否则孩子会以握拳或者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握笔)。
良好的感统,包括三指分离是基于日常充分的大小肢体运动,大肢体练平衡和力量,小肢体练精细动作。
这些训练需要父母和老师用合适的材料,器具,给孩子演示、指导和对孩子尝试过程中大量的失败的理解。
这些的确都是一些教育中的小细节,单独举出来说的确都无足轻重,但教育就是通过无数这样的细节,不断交织和累积出来的。“我知道该怎么做,并有意识的去改善”比“无不知道该怎么做,随便孩子怎么去或者在高风险的道路上使劲奔跑”这之间的差别会在十几年的家庭教育中慢慢显出差别,并且影响会不断延续。
而这种理解是要求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在早期发展的内容有相当的了解的基础上的。
对于父母来说,需要与孩子有长期的相处,观察和学习才能够发展出对于自己孩子的气质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且具有准确的敏感性。能够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回应。
而孩子只有在被经常正确的回应之后,才会发展出更好的安全感,对于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信任,对父母的声音气味的熟悉也会让孩子更多的趋于稳定和安心。而很多人想要孩子的真正意义上的耐心,专注和听话(对父母的良好沟通和理解)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孩子出生后就开始的。
而孩子能够拥有和父母的良好关系,才会安心的投入到各种日常的运动和学习(婴幼儿期)中去。孩子才会自顾自玩很久,而不是不断的哭闹寻求正确的回应。
我有提过视崖实验。
当孩子学会爬行后不久,孩子就会发展出判断景深的能力。于是孩子会对于这样的玻璃平台感到犹豫不前。但是!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肯定的表情,孩子则会因为信任父母而穿过这个玻璃平台。
而这个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孩子认知能力和父母关系的启示如何在我们日常的教育中展开呢:
就是亲子关系良好的情况下(父母给出更多积极的情绪),孩子就是会在遇到各种其能力边缘的时候(类似孩子对自己能力不确定能够完成,但事实上他已经非常接近可以完成的状态),被父母鼓励到,进而更少的时间停滞在最近发展区附近而止步不前,经过3年的差别孩子之间就已经可以产生足够的差距了。而且这个差距会像马太效应一样,一环接着一环的放大。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这其中带来的影响孰优孰劣是不言而喻的。
养育也好,教育也好,最怕的就是用自发的想当然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养孩子也是要讲究有依据的,其实讲这么多就是想说,养孩子就像养花养草一样,人人都可以做。但要养好,还是离不开科学知识的。
|